摘 要: 安全生产标准化同EHS管理体系都是加强企业安全的重要管理方法。本文在分析两者异同点的基础上,以核工业某科研院下属研究所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为例,从组织机构、职工技能、程序文件、作业现场、PDCA循环五个方面分析总结了针对已运行EHS管理体系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EHS管理的提升作用。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重点推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要求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节点实现相应的安全达标,这引起了各个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EHS(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safety)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标准。在我国的石油行业中率先发展,现已被众多行业单位运用于经营管理中。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本身与EHS管理体系存在一些相似性和差异点,针对已经运行了EHS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相似性将两者有效融合,如何利用差异点改善EHS管理,最终提升EHS管理绩效成为了关键。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与EHS管理体系的比较
1.相似点。
1.1安全生产标准化和EHS管理体系同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都运用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方法,即PDCA管理模式。两者都强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建立并保持持续改善安全管理绩效的长效机制。
1.2安全生产标准化和EHS管理体系都采用了要素化的管理形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包含:目标、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施设备、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13个核心要素。EHS管理体系则包含EHS管理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管理评审5个一级要素,其中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又可以分解为15个二级要素。EHS方针和管理评审两个一级要素与15个二级要素构成了EHS管理体系的完整要求,也代表了实施EHS管理体系的17项管理活动。
1.3安全生产标准化和EHS管理体系都是遵循并强调了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就参照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时实质上也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对标整改。EHS管理体系的运行则是企业以收集生产活动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进行运行控制、合规性评价、调查纠正、管理评审等,监督并确保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的实施。
2. 差异点。
2.1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强制实施要求,而EHS管理体系则是推荐实施。根据国务院2010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达标。针对未在规定时间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对其关闭。EHS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控制风险提示绩效的方法,其认证是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的,并没有强制要求某一企业必须按照EHS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实施管理,更没有强制要求某一企业必须获取认证证书。
2.2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标准,而EHS管理体系是一种方法。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它针对每一个作业活动、每一个生产设施设备、每一个作业环境等都有明确且具体量化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审核中强调企业的具体的实施结果。EHS管理体系作为一个管理方法,规定了企业在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时应具备的一套系统的理念。它要求企业建立一套管理程序来约束企业的管理行为,以达到对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的控制,审核中强调企业的安全管理流程。
2.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有基础要求,而EHS管理体系则是面向所有企业。每个行业都有自身适用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采用百分制来量化考核:得分大于等于90分为一级;分为在75至90之间为二级;得分小于等于75分为三级。除此之外,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对企业本身基本的安全生产资质及安全生产事故情况也有具体要求。EHS管理体系则适用于所有行业企业,并没有具体的EHS管理绩效要求,也未对企业EHS管理体系的设计做出具体规定。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安全状况、企业事故是否频繁多发都能建立EHS管理体系。
2.4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于硬件建设,EHS管理体系侧重于文件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在于现场建设,其要求企业对所属的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进行对标整改。EHS管理体系建设则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文件,其内容需包含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个层级。同时针对EHS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要求企业建立相应的体系文件,并以此作为EHS管理的支撑。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EHS管理促进的实践
2010年核工业某科研院下属研究所(以下简称E所)取得了EHS管理体系证书,并于2014年初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同年底E所通过了现场评审达到了二级水平。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E所在后续的EHS管理体系内、外审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绩效。2016年,E所顺利通过了EHS管理体系换证审核,取得了EHS管理体系的延续认证。对于已运行了EHS管理体系的E所而言,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中,单位通过对组织机构、职工技能、文件程序、科研试验现场、PDCA模式运行的改进完善,促进了其EHS管理提升。
1.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EHS管理体系运行均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分,需要全员参与。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E所参照EHS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模式,进一步策划成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组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E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重大项目的整改决策,提供所需的条件保障;成立以安全环保科领导为组长,各基层研究室安全分管领导、安防环保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工作组,负责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进行现状摸底,并落实相关整改工作。另外在各基层研究室设立安全员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具备丰富现场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起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人员。由此形成了由所到室的纵向管理序列,以及由室领导到安全员、经验丰富人员的横向拓展,衍生了安全管理队伍,强化了EHS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
2.职工技能。E所EHS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培训形成了一批具备安全专业技能的内、外部审查人员队伍,他们在E所安全管理构架中起到了中坚作用。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E所在原有审核人员的基础上,以基层各研究室安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人员和其它具备特殊专业技能(如电气、焊接、起重机械等)的人员为基础,组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执行队伍。他们具备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技能,并对E所的安全生产历史状况更为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完成了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成后,E所将该队伍投入到了EHS管理体系运行中,加强了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能力。
3.体系文件。E所在EHS管理体系文件运行中受隶属研究院管理。院级管理手册、目标与指标、管理方案作为第一层次文件;院级管理程序、安防环保管理规定及应急预案作为第二层次文件;E所针对实际情况建立了所级管理程序、其它管理规程及所级应急预案作为第三层次文件;具体科研生产实施部门根据自身作业特点制定的有关反应堆、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等的操作规程作为第四层次文件。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通过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生产作业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E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按照要求对EHS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完善:一、在管理手册中增加了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说明和规定;二、增补了如危险作业审批程序、项目安全管理程序、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课题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等程序文件;三、增加了包含高温高压试验装置运行操作规程在内的岗位安全作业文件;四、补充升版了E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4.作业现场。EHS管理是采用对操作过程进行的方法降低人的伤害以及对环境的有害排放,而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用从控制设施设备源头的方法对本质安全加以控制。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E所在原EHS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细化了对现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安全风险的辨识,并依据国家及各个部委提出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开展了彻底的整改工作。E所加强了隐患的安全防护、增加了设施设备的安全冗余、规范了现场的安全警示、提高了科研试验自动化水平、建立了职工的职业健康档案、更新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改进了废物的收集处理排放方式。
5.PDCA循环。E所在EHS管理体系运行中,按照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建立了PDCA标准模式,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环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EHS管理。在《基本规范》中,也要求企业标准化工作要采用PDCA这一动态循环模式,建立并保持安全标准化体系。E所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结合单位特点依照标准要求,按照PDCA模式的思想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E所定期的对作业现场、程序文件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标检查;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应整改方案;在EHS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的基础上加入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自评。由此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PDCA模式的循环运行,推动并强化了EHS管理体系PDCA循环运行的有效性。
三、结语
1.安全生产标准化同EHS管理体系在PDCA管理模式、要素化管理形式、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存在部分相似点,在运行过程中两者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融合。
2.安全生产标准化同EHS管理体系在是否强制实施、标准或方法、申请评价要求、建设侧重点等方面存在部分差异点,而此差异的存在恰好可作为两者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切入重点。
3.通过实践证明,对于已经运行EHS管理体系的企业来说,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时,在很多方面企业可以借鉴、依靠EHS管理体系的运行成果。不仅如此,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能够促进企业EHS管理的提升,使运行企业能够实现管理方法的标准化、安全本质的最优化、管理绩效的最大化。